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:【卡內基學】成功人士的最佳教練—戴爾‧卡內基

















主題學習 









卡內基學》成功人士的最佳教練—戴爾‧卡內基


卡內基帶領全球700萬人,歷經一趟從專業人士晉升為具有影響力的經理人、從管理轉型為領導的旅程,讓專業人士有機會透過自我改造的過程,成為帶人又帶心、具有影響力的領導者。

美國著名作家與廣播主持人羅威爾‧湯瑪斯(Lowell Thomas)在《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》(How To Win Friends & Influence People)英文版序文中,如此描述卡內基訓練:

1935年1月的一個寒冷夜晚,約2500名男女湧入紐約賓夕法尼亞飯店(Pennsylvania Hotel)的大舞廳。

 

在做完一天的工作之後,這些人為什麼還要跑來這裡站上一個半小時?他們是看到兩天前,《紐約太陽報》(New York Sun)上一整頁的廣告而來的。

 

廣告上寫著:學習流利說話,準備做領導者。

湯瑪斯接著寫道,成人最關心的除了健康問題之外,最想學習的是做人處事的方法;他們最想得到的,是可以立刻用在商業、社交及家庭中的一些建議;他們發覺,多數事業上最成功的人,除了知識之外,還要具有表達、說服、將自己和自己的想法「推銷」出去的才華;他們恍然大悟,如果一個人想要在商業界出人頭地,個性與說話的能力,往往比死知識與一流大學的文憑,都還來得重要。

相隔75年後的今天,職場上男男女女仍舊面臨同樣課題:職涯升遷到某個重要關卡時,性格、態度、溝通能力,絕對比能力與文憑重要。

迄今,卡內基訓練R已持續進行近一世紀(已97年)之久,全世界78個國家、有超過700萬人參加過相關課程,其中有許多都是企業的領導者或高階經理人。

 

他們在成功改變自己的同時,不但工作更順遂,家人與員工也都跟著受惠。

 

他們甚至進而將卡內基訓練R引進企業,做為培養專業人士晉升經理人、經理人轉型為領導者的內訓課程。

從練習、實踐、應用中,提升自信

戴爾‧卡內基(Dale Carnegie)於1888年出生於美國密蘇里州(Missouri),青少年時期幾乎是為了能夠接受教育而奮力謀生——從養豬、伐木、擠奶到除草樣樣都做。

當他就讀於華倫斯堡師範學院(Teacher's College in Warrensburg)時,因為住不起離學校較近的鎮上房子,每天得從家裡的農場騎馬3哩路到學校,也時常窮得必須在晚上騎馬趕回到農場擠奶。

 

此,他深感自卑,卻也激發出想人頭地的飢渴精神(hungry spirit)。

在校園時,卡內基觀察到那些「明星學生」,多數靠的是運動、辯論與演講。他自知不擅長運動、辯論與演講。

 

他自知不擅長運動,因此決定以演講做為成名與展現影響力的途徑。

 

經過無數次的練習與失敗,他終於開始獲勝,就連委託他協助訓練、準備參加演講比賽的學生,也能在比賽中獲勝。

師院畢業後,可能是急於出人頭地,卡內基沒有成為老師,選擇了不一樣的路。他曾在內布拉斯加州(Nebraska)向農家推銷函授課程,但沒有任何進展。

 

之後又為奧馬哈(Omaha;位於內布拉斯加州,巴菲特的故鄉)一家公司銷售豬油、肥皂與火腿,兩年間就將某地區業績從谷底翻升至第一名。

 

正當公司準備拔擢他時,他卻辭職了,帶著500美元的積蓄,隻身去到紐約準備當演員,期盼能迅速成名。

然而,演員之路走得毫不順遂。

 

於是,卡內基又回到業務老路,留在紐約做起卡車銷售員的工作。

 

1909年,卡內基自稱是「全紐約市最不快樂的年輕人」,所以毅然拋下銷售員工作,做自己最擅長的事:到夜校教導成人班演說訓練。

 

這個工作不但能讓他維持生計,還令他白天有時間從事他最喜歡的閱讀與寫作。

 

更重要的是,做一份合適自己的工作,讓卡內基恢復了自信,也培養了他的溝通技巧,與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。

儘管事業一波三折,不過卡內基始終以熱忱與堅持,突破一次次難關。1912年,卡內基在美國紐約基督教青年協會(YMCA,Young Men's Christian Association)以商業人士為目標,開設如何演講的課程,卡內基訓練R就在這一年誕生。

這個課程並不是教育,而是訓練。

 

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教育著重理論,訓練注重實踐。

 

卡內基鼓勵學員每堂課程結束後,將學到的溝通與人際關係技巧,實際應用在家庭及職場,並與大家分享,藉由實踐而有更深的體會與自我提升。

為成人設計的「人際關係實驗室」

1932年,經濟大蕭條(Great Depression)終於波及到卡內基的事業。他索性趁著空檔,在夏天前往中國旅遊,目睹了許多窮人的慘況,反而得到了激勵——即使花掉最後一塊錢,還是能活得好好的。

 

如果需要生活費,還能在餐廳洗碗過活;如果事業失敗,還是可以回家鄉農場幫忙父親種玉米、擠牛奶。

這趟中國行,是卡內基一生中最有價值的冒險——他從中學到了克服憂慮、處理壓力的積極正向態度。

1936年,卡內基出版《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》一書,匯集了他自1912年以來的上課內容,首刷5000本。

 

原本擔心銷路不好,卡內基還自掏腰包買了2500本。

 

不料幾星期後,竟已賣到第八版,銷售量還持續增加。

 

黑幼龍在《卡內基為什麼成功》中寫道,「有人開玩笑說,本書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三大暢銷書,僅次於《聖經》和《毛語錄》。」

在《卡內基溝通與人際關係》裡,卡內基提出了30項卡內基原則,成為人們增進溝通與人際關係的金科玉律。

 

到了1948年,卡內基又出版《如何停止憂慮開創人生》(How to stop Worrying & Start Living)一書,將他在課堂中傳授的克服憂慮準則,彙編成另外30項卡內基原則。

卡內基自己曾經形容,他的訓練課程就像是專為成人設計的「人際關係實驗室」「克服憂慮實驗室」,而他所歸納出的原則,確實有如千千萬萬人的生活實戰體驗,看似簡單的常識,卻又意味深長。

2006年,美國國際管理機構(IIM,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anagement)選出了50位得以列入「管理名人堂」的管理大師(Management Hall of Fame: Leading Management Gurus),被譽為20世紀成人教育先驅者的卡內基亦名列其中,入選原因是:「著作與訓練課程成為美國20世紀的象徵,淺顯易懂且有效的人際關係技巧,成為美國文化的一部分」。

>>
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《經理人月刊》10月號





實用祕技 









領導祕技》掌握N世代8特質,在草莓族中發掘好人才


上班時間內,掛在網路上既「噗」(Plurk,噗浪)又「推」(Twitter,推特),或在社交網站Facebook玩遊戲……辦公室裡,這樣的員工或同事是不是愈來愈多?如果你是經理人,究竟該不該管?

《維基經濟學》(Wikinomics)作者唐.泰普史考特(Don Tapscott)在《N世代衝撞》(Grown Up Digital)一書中,將這群
工作者稱為「N世代」(net generation)或「網路世代」,年齡介於16~29歲之間,相較於X世代(30~41歲)與嬰兒潮世代(42~61歲),他們喜好自由、不受約束的作風,經常顯得膽大妄為。

然而,隨著N世代逐漸進入職場,既有的職場規範(例如,嚴禁員工以公司電郵信箱收發私人電郵、人事或資訊部門有權監視並記錄員工的網路使用情形)勢將面臨挑戰或有所調整。

 

經理人與其要求新世代依循舊規則,倒不如深入了解N世代的特質,並且相應地改變自己的領導與管理方式,給予N世代更寬闊的發展空間。

1.工作彈性自由

對照於父母輩認為「生活是為了工作」,N世代的職場座右銘恰恰相反,主張「工作是為了生活」,因而排斥朝九晚五的生活,更渴望生活與工作之間能取得平衡。

 

他們當中有高達69%的比例,希望能自由選擇工作地點、時間和員工福利;並且渴望有意義、具挑戰性與多樣化的工作。

此外,N世代也希望主管是根據他們的「具體工作績效」、而非「在辦公室露臉的時間」,來評斷他們表現的優劣。所以,彈性上班、在家工作、季節性雇用和輪班,應較能吸引且留住N世代。

2.量身打造職場規則

N世代的成長過程中,舉凡手機鈴聲、新聞資訊等等,都可依個人需求量身打造。因此,他們在進入職場之後,多半希望主管也能進行「量身打造」的管理,將他們視為獨立的「個體」,而非一視同仁的「群體」。

甚至是公司給予的「獎勵」,N世代也期盼能量身打造,最好還能配合自己當前的生活情境。例如,單身的N世代希望得到「現金」獎勵,可以存起來買房子;已結婚生子者,則希望得到更多陪伴孩子的時間。

有鑑於此,企業應著手規畫個人化的學習和發展機會,並且以頻繁的非正式討論,做為績效考核的依據之一,或是透過開誠布公的對話,改善經理人和部屬的關係。愈來愈多證據顯示,企業制訂「高度個人化」的工作說明書、工作系統、薪酬計畫等,往往更能留住人才。

3.企業資訊透明度要高

N世代希望在凡事透明的公司工作(例如,讓員工知道財務資料、業務計畫、新產品構想、管理階層薪酬等資訊)。60%的N世代在進入企業上班之前,會先上網搜尋該公司的相關資訊,以了解該公司是否曾有任何負面消息。

企業資訊的透明度愈高、協同工作的成本愈低,愈能提升部屬和經理人之間的互信程度,如此一來,喜好玩弄職場政治的「政客」也能隨之減少。

4.企業要有誠信

就像信任是所有虛擬社群的必要條件一樣,N世代期待雇主具有誠信(integrity)特質——誠實、體貼、透明且信守承諾。

N世代如果發現自己效力的公司具有誠信,不但會以實際成績做為回報,而且很快就會被其中的經理人深深吸引。

5.協力工作,抗拒發號施令

嬰兒潮世代在充滿「層級」的世界中長大——家庭、學校、職場,到處都有層級,設立層級的目的,是讓人往上爬。不過,根據N世代在數位世界裡所受的教養,他們所知道最好的工作,並不是層級,而是協同工作:和其他人共同完成某件事,而不是對一群人發號施令。

6.工作應該很有趣

嬰兒潮世代的經理人或許很難理解,為什麼禁止員工上班時間使用Facebook,竟會引起極大反彈?然而,對N世代而言,工作和娛樂密不可分,多達三分之二的N世代認為工作就是享樂,他們只希望工作本身有趣。

因此,與其一味地禁絕N世代的網路行為,企業反而應該逐步建立起新典範(new paradigm)。例如,即使你的公司原本嚴禁員工在上班時間上網,但是你發現業務與網路密不可分,那麼就乾脆解禁,並發給每位員工一封e-mail通知:「去上網吧!因為你必須去那裡浪費時間。」

7.受不了拖延,速戰速決

N世代重視速度,他們習慣於立即回應,如果必須事事等待經理人批准,或者與繁文縟節搏鬥,他們很快就會受挫。「超高速」,才是N世代心中理想的速度,因此企業在招募時,應從應徵到雇用一氣呵成,並在期間給予應徵者許多回饋。

N世代很樂於接受經理人針對他們的工作表現,所給予的意見回饋,藉以檢視自己的進步情形。對N世代而言,一年一次的績效評估根本不夠,他們需要更密集、頻繁的回饋。根據一項研究,60%的N世代希望每天都聽到經理人的稱讚,35%的N世代則希望一天聽到好幾回稱讚。

8.親自動手、接受挑戰,才叫有貢獻

「創新」是N世代文化的正字標記,75%的N世代喜歡找尋新方法完成工作,也喜歡在辦公室發揮創意。年輕員工希望做不一樣的事、挑戰現況以提升價值,藉此了解他們的工作對組織的成功所帶來的貢獻。

你對不到30歲的年輕工作者,依然抱持著抗壓性低、穩定性不夠的刻板印象嗎?何不試著換個角度想:幾乎是在電玩遊戲的相伴下長大的N世代,如果要成為《魔獸世界》等遊戲的公會會長,不但必須能夠創造一個願景、找到幫手、提供幫手一座學習平台,還要能協調指揮整個群體的策略——而這不是很近似於企業高階主管所需具備的能力嗎?千萬別小看N世代!

(取材自《N世代衝撞》,麥格羅.希爾出版。整理 / 文及元)

>>
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《經理人月刊》10月號





活動快訊 







經理人必備創新力!與Tina Seelig面對面分享創新秘訣!


創造力,大無限!

史丹佛大學(Stanford University)這個被稱做『矽谷創業搖籃』的學術殿堂,如何傳授學生們遠大視野與領袖氣質?如何鼓吹創新思考、不怕失敗的創業家精神,轉化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成功商業模式?

史丹佛工學院創業中心──史丹佛科技創業計畫(STVP)執行長、史丹佛最有創意、最具啟發力的教師Tina Seelig、全美知名創造力啟動大師,即將於10/27前進新竹地區進行公開演講!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