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永遠記得有一次午餐時間,滿足與決心的掙扎在我面前活活上演的那一幕。
我當時穿著套裝、連身褲襪,還有我最愛的一雙高跟鞋,匆匆忙忙前往一家購物中心。
接近大門口的時候,一位全身休閒打扮的年輕媽媽推著嬰兒車,車上坐著頭髮蓬鬆的兩歲大兒子,也準備從同一個入口進入。
她過的是我想要的生活,我心裡想著,夏天可以不必穿這些令人痛苦的鞋子與褲襪,多好啊!不用趕著在一個小時內回去上班,享受陪著孩子成長的滿足感。
就在此刻,那位年輕媽媽說了一段話,刺破我羨慕的白日夢。「哇,妳看起來很棒!」她親切地表示,「可以打扮漂漂亮亮上班去,擁有一份真正的工作,一定很有趣。」
我當時好想一把握住她的手,讓她知道剛剛腦海中閃過的念頭。
我要你的生活,而妳要我的生活!
事實是,我們都有令人稱羨之處,但是就好像看著鄰居的庭院,我們都會覺得人家的院子綠得比較漂亮。
幾年後,同樣的情景再度上演,那是一個週六下午,友人珍妮佛與我開著她的箱型車出去兜兜風。
我們剛參觀完她與先生馬克以及五個孩子同住、裝潢得美輪美奐的房子。
她對我說:「琳妮,妳過的生活是我一直想要的模樣。
我夢想能有自己的事業,可以工作很多年,也許就住在大都市,追求理想。可是反而我很早就遇見馬克,全職照顧孩子與支持他的工作。」
說到這裡,我坦白對她說:「珍妮佛,你的生活才一直是我的夢想。
我還在等著丈夫與孩子出現呢。」
我們不約而同笑了。
然後我問她:「妳想知道我對這一切的看法嗎?」她點點頭。
然後我就把購物中心那件事以及我的結論與她分享。
女人最常碰到的誘惑之一就是缺乏滿足感。
實際上,如果妳知道亞當和夏娃的故事,撒旦就是利用這一點誘惑夏娃。
夏娃與丈夫以及地球上的各種生物在完美的伊甸園和諧地生活著,但仍然想要尚未擁有的某個東西。
女人是天生的「操控者」,所以我們不斷在操控我們的等候。
我們相信如果得到等待中的那一樣東西,我們的世界就會更美好的謊言。
但由於欲望永無止境,不滿足的循環根本沒有終點。
•單身,想找個丈夫。 •已婚,想要小孩。 •有小孩,但是等不及他們快快上學,這樣我們才可以有自己的時間。 •在家照顧小孩,卻想念外出工作的生活。 •不斷工作,對於無法在家陪孩子感到內疚。 •有工作,卻希望有更多時間休假以及追求個人遠大的夢想。 •遠大的夢想實現了,卻渴望平凡無所求的舊時光。
我認識的每位女性,都沒有辦法持續知足。如果妳找得到對生活感到滿足的女性,聽聽她的故事。我敢保證她一定有實行以下某些策略。這些策略是我意識到不知足的感覺已經揮之不去時發現的方法。
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生命的禮物
如果妳發現自己會懷疑一切是否足夠,渴望得到更多,那妳絕對不孤單。
這些年來,我共事過的數百位女性,其中不乏事業飛黃騰達的女強人,這些人都對我談過她們「其他的夢想」。
這意味著她們心中最深的欲望尚未實現。
如果說在等待期間能學到什麼保持心情快活的重點的話,那一定是這個:儘管我們有時候並不了解或無法察覺,但是每個人生命中的某處角落,都有等著被發現的天賦。
而這些生命的禮讚往往近在眼前。
•里歐•葛騰桑格(Leo Gerstenzang)看到太太用牙籤與棉花替他們的新生兒清耳朵的時候,想到棉花棒的點子。 •奧特•迪芬巴赫(Ott Diffenbach)把香煙包裝紙扭曲捲成條狀,最後發明了吸管。 •查爾斯•史垂特(Charles Strite)因為工廠的餐廳老是烤焦土司,自行發明了烤麵包機。 •史賓賽•席佛(Spencer Silver)在研究持久粘性強的黏著劑時,發明了用於便利貼上的暫時性黏著劑。
這種天賦有時候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。如果積極尋找,我相信我們可以發現更多才能。
如果把奮鬥的過程與渴望視為準備途徑,而不是承擔的苦難,就可以在不太可能總是一帆風順的生活中創造出希望、耐心與靈感。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維克多•法蘭克(Viktor Frankl)筆下有最貼切的詮釋:「想要綻放光芒,必須承受灼燒之痛。」
我們對目前擁有的一切心存感激時,心境就會開闊,能夠感受與體驗生命中五花八門的挑戰,在所有的機會看似渺茫的時候發現希望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