生活越簡單越富足 







重新選擇生活型態


本書的主要假設前提是我們的生活方式已經開始發生顯著的改變,而且更多改變
在未來指日可待。

 

如同拉米紙牌遊戲gin rummy︶一般,我們也在決定哪些牌要打出去,哪些可以留下來組成一手好牌。

 

我們重新評估日常生活的許多面向,包括飲食、居所、是否妥善照顧彼此、出遊的頻率與遠近、工作性質與閒暇時間的多寡。

 

我們開始想像稍微節制、有效率與富同情心的生活型態會是什麼面貌與感覺。

坦白而言,引發這些改變的誘因並非突然頓悟,而是生活的不便;停留原地比全體移向新時代還要痛苦。

 

現行的生活方式無法符合我們的需求,而且正在破壞我們的家園。

 

雖然主流的美國抗拒改變︵主流通常是如此︶,但如果我們生活的其他面向變得更豐富,許多人顯然認為減少化石燃料能源的使用,以及消費性商品的流通不僅無可避免,而且甚至是眾之所望。

 

這就是本書討論的主題 —以﹁真財富﹂取代過度消費。

事實上,揮霍的生活型態不可能、也不會一直持續,這不單純是罪惡感驅使,或一群自然主義狂熱份子的主張;

 

而是世界上一些最傑出的科學頭腦所作的結論。

 

全球經濟已經進展太快,大自然體系︵包含我們︶追趕不及。

 

目前的消費速率令人難以置信,這麼多人消費這麼多能源與商品,而且速度又快。

我們應該重新評估這個世界,與我們在其中的地位。

 

幸好從個人與文化的層面治癒過度消費傳染病,並不代表放棄美好生活,而是回歸美好生活。

 

如果美國與其他搖擺不定的國家發揮智慧,用節約代替過量,我們的世界或許能及時回到平衡。

 

我們會捨棄什麼呢?

 

大多是不必要的後遺症,例如海平面上升、負債、憂鬱症、廢氣、戰爭與通貨膨脹。

 

你會選擇哪一個—節約、愉悅的生活方式,少一點上述的後遺症,抑或依然不變的過度揮霍,加上更糟糕的宿醉?

即便從一九六 ○年代起,我們的平均所得增加了四倍,調查顯示現今的美國人並不比從前更快樂。

 

我們生活在巨型的維生系統下,為了生存需求而消極的依賴經濟。

 

這種情況有時候感覺像精神異常而非便利!

 

再者,如果實際檢視我們的需求被滿足之模式,則會發現利益為首要優先,而需求次之。

 

事實上,有時候需求是刻意不被滿足,以確保未來的銷售。

 

比方說,美國製車商鮮少優先考量耐久性、安全性與效率這些重要特性,反之他們著重能刺激銷售的特色,例如大小、速度與性感曼妙。

 

而同時瑞典與日本製車商不斷滿足與超越合乎社會價值的標準。

 

舉例而言,最近有輛出廠於一九八九年的瑞典紳寶Saab 900行駛了超過一百萬英哩之後,車主把它捐給博物館。超級省油的豐田 Prius車種持續穩定的售出接近一百萬輛,而豐田的第一代插電式油電混合車,每加侖的油足以行駛超過一百英哩。


供給與需求:雙重麻煩

我們很容易把矛頭指向那些時薪比我們年收入還高的企業總裁,但是身為消費者,我們也責無旁貸,因為我們十分樂意將消費擺在生活的中心。

 

即使我們被廣告轟炸到失去思考能力,缺乏運動身體變胖,如果我們看待價值的方式有所改變,依然能夠拾回驕傲與尊嚴,並且更直接滿足需求。

 

例如我們需要的真是一棟豪宅,或者完成生命中某件事的成就感;

 

還是我們表達了自我,或者生活充滿我們所愛之人?

 

這些是滿足重要需求的方式,更直接、更無私。

 

我們需要的是一連串的異國旅遊,或者體認到不論身在何處,生活本身就是探索冒險。

 

我們不必全部成為百萬富翁,但是我們都需要創意的挑戰與目標。


為了讓商品佔據消費者的分分秒秒,人們斥資重金,花費精力,不留些許時間給健康食品、美妙的人際關係,或學習新技能。

 

因為真財富能讓我們感覺滿足,所以行銷人員已經學會如何嘲笑真財富,並且稱之為﹁枯燥乏味﹂。

 

難得一見的是小型、設計良好的房屋、自助旅行、家常菜聚餐︵ ︶,或者其他降低GDP的經驗與產品,但是卻能提升我們生活的滿意度。

人類需要自主感,但是各大企業的規模與力量經常剝奪那份自主感。

 

例如醫療產業已經變成左右我們生死的仲裁者;聆聽訴求的最後殿堂。

 

我們唯一的選擇似乎是把金錢送給注重利潤,而非關心生命跡象圖表的機構。


飲食健康、運動、緊密的人際關係與壓力管理?

 

有一股關心疾病防範的暗潮正


如排山倒海而來:有機健康食品、瑜珈、藥草療法、冥想、靜坐冥想、針灸與運動已經開始走入潮流,除此還有體認到我們不需要花費大筆錢財,即可滿足很多健康的需求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
    專案開發ㄚ清

   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

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