談情說愛還不夠 









如果心靈一直保持真實,也體驗了連結的過程,那麼愛會是表現的形式;也許愛就是所謂的「心靈行為」。

 

愛不只讓衝突消失,也是生活的好方法。愛會向外延伸,使其他人平安喜樂。它尋求和諧,它創造愉悅、狂喜、熱情與幸福。

愛的相反不是恨,而是恐懼。最常見的恐懼是,「在內心深處,我覺得脆弱、容易受傷、自卑、心情糟透了。我不要讓別人看到我這樣子。」

 

恐懼是一股封閉的能量,也是一股批評斥責的能量,喜歡操縱又貪婪。愛則是一股擴展、開放、與別人分享的能量,是一股尋求療癒的能量。

愛自己

愛自己最終的目標就是真實,瞭解真實自我,才能愛自己。

 

如果你體驗到的只是對他人展示的虛偽自我,而非真實自我,你很難愛自己,你無法愛自己不熟悉的事物,你對它們只有恐懼。

人對愛自己都有一個錯誤的觀念,以為愛自己的人一開始就擁有優勢。

 

他們生自好家庭、聰明、相貌堂堂、成功、能夠點石成金。

 

他們沒有恐懼、不會失敗、沒有不安全感。

 

他們愛自己,因為他們擁有能夠輕易欣賞自己的美好特質。

錯。

許多愛自己的人和其他人一樣,成長過程備嘗艱辛。

 

他們依然有痛苦、懊悔、自卑、不安全感與妒忌。

 

但除了愛優點之外,他們也學會去愛缺點。

 

愛自己並非要你愛容易愛的部分,這樣毫無挑戰可言。

 

愛自己是愛自己的一切,包括個人不喜歡或不想看到的部分。

 

愛自己的人清楚恐懼與焦慮、壞心情、痛苦、羞愧與懊悔,並且全盤接受。

你就是你。

 

你已經做了該做的。

 

你展現與生俱來的本質。

 

有些事你能改變,有些卻不能。

 

所以你有選擇:你可以反抗與憎恨,放不下痛苦的過去,討厭現在的你;你也可以敞開心胸接納它們。

 

你可以順勢接受所有好與壞。這就是愛自己。

最近我帶一位朋友去吃午餐,慶祝她的四十歲生日。

「四十歲的感覺是什麼?」我問。

她回答:「我真的非常喜歡,我終於能接受自己的一切,而且快樂地面對。

 

我停止給自己壓力,不再要求自己更有組織能力、寫更多信,或為孩子們做更多蛋糕。

 

我不是完美的人。

 

我甚至不覺得自己已經四十歲了,我非常滿足。

 

年屆四十的感覺,就好像得到一個許可,讓我放掉所有掙扎,好好享受自己。」
這就是愛自己。

愛他人

如果左邊是貪婪、自私、虐待別人、完全缺乏愛,那麼右邊就是泰瑞莎修女,她終生奉獻,解救人類的痛苦。

 

右邊也可能是我的某位朋友,他每在街上遇到一位乞丐,就施捨一塊錢,也可能是某位每天鼓勵、支持學生的老師。

心靈召喚我們往正確的方向走,我們因而逐漸擁有耕耘愛的能力。

追求愛是種挑戰,因為和只追求金錢的價值觀無法相容。

 

當一家企業為了提高利潤,剝削第三世界的童工時,抱持的正是金錢價值觀,而非愛的價值觀。如果一個人因每天工作十二個小時,而忽略了家庭,他也是抱持同樣的價值觀。

 

在這個社會中,金錢價值觀的力量愈來愈強。

 

有人會說,社會觀念驅使人們一味地追求生產與成就,追求累積與消耗,一點一滴摧毀愛的能力,對經濟成長與利潤的追求阻礙了對愛的追求。

 

別忘記,愛是心靈的選擇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