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:一次讀懂‧專案管理》達成目標,哪些該做、哪些不該做?















主題學習 









一次讀懂‧專案管理》達成目標,哪些該做、哪些不該做?


專案範疇管理

專案範疇管理是在定義及控制:哪些工作應該納入專案,哪些工作又不該納入。

 

目的在於確保專案已經涵蓋了「成功達成目標所需的全部流程」,而且沒有任何一個流程是不必要存在的。

某家經驗豐富的顧問公司,接受一家新成立IT公司的委託,協助設計一套持股制度,以激發員工為公司的長期利益而努力。

 

合約規定,顧問公司應於兩個月內,向客戶提交最終方案。

然而,期限屆臨,專案並未結案,足足又拖延了3個月才完成。經驗豐富的顧問公司,為何會發生這樣的狀況?


乍看之下,似乎是顧問公司「時間掌控」不當,然而細看合約,赫然發現其中一條寫道:「乙方(顧問公司)在專案過程中,需幫助甲方(IT公司)完善其人力資源管理體系。

……未盡事宜,雙方協商解決。」

試想,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體系豈有所謂「完善」之日?

 

以此做為專案的任務之一,幾乎在簽下合約那一刻起,就注定專案將永無止境。

 

所以,在這個例子裡,不是顧問公司時間管理有問題,而是專案「範疇的界定」不夠明確。

無法排除不必要流程,工作就做不完

根據《專案管理知識體指南》(PMBOKR Guide)的定義,以專案內涵而言,「範疇」一詞意指:

1.產品範疇(product scope):一項產品、服務或結果所具備的特色和功能;以及/或者

2.專案範疇(project scope):為了完成並交付一項具有特定特色與功能的產品、服務或結果,所需執行的工作。


至於專案範疇管理(project scope management)則旨在確保專案涵蓋了「成功完成專案所需的全部流程」,而且沒有一個流程是不必要存在的。

 

換言之,範疇管理就是在定義及控制:哪些工作應該納入專案,哪些工作又不該納入。

《我懂了!專案管理》一書指出,範疇管理是專案管理最基礎的工作,在了解所有利害關係人的需求之後,清楚地界定專案應執行的範疇(工作內容),是完成專案的重要關鍵。

界定專案範疇之所以如此重要,主要是因為:在必須達成專案目標的前提之下,如果無法決定哪些工作該做、哪些工作應該排除,將會造成工作內容無止境地延伸。

 

甚至,誠如山東大學專案管理研究所所長丁榮貴在《專案思維與管理關鍵》所說:「在進行專案管理範疇定義時,確定專案『不做什麼』,比確定專案『做什麼』更為重要。」

哈佛大學教授理查‧海克曼(Richard Hackman)在《領導團隊》(Leading Teams)一書中則強調,「方向不明確或極度抽象,都會浪費成員的時間。

 

此外,成員對實際上應該做的事,如果難以達成共識,將會令他們陷入衝突。」

至於如何落實範疇管理,《專案管理知識體指南》提出了5個流程,分別是:

1.蒐集需求(collect requirement):定義及記錄利害關係人的需求,以符合專案目標;

2.定義範疇(define scope):對專案與產品做出詳盡描述,包括準備一份完整的「專案範疇聲明」(project scope statement;即詳述專案的「交付標的」,以及用來產出「交付標的」所需完成的工作);

3.建立工作分解結構(create WBS):將專案的「交付標的」與專案工作,細分為更小、更容易管理的組成要素;

4.驗證範疇(verify scope):專案的「交付標的」,獲得客戶或專案贊助人的正式接受;

5.控制範疇(control scope):監視專案與產品範疇的現況,並且「管理範疇基準」(scope baseline;包括專案範疇聲明、WBS及WBA說明表)的變更。

把流程拆解到「可控制」的程度

由上可知,製作工作分解結構(WBS,Work Breakdown Structure)是範疇管理的一大重點。

 

《專案管理立即上手》一書指出,在專案的生命周期中,WBS扮演了舉足輕重的角色,相當於是把整個專案固定在一起的設備。

 

唯有在製作完成WBS之後,才能進行專案工作時間的規畫、資源的分配、成本的評估,並呈現出工作的範疇。

因此,WBS可說是一種圖像式工具,以便讓利害關係人能夠全盤地檢視專案工作,藉此確認是否有遺漏之處,掌握目前的進度。

 

英文諺語「你無法一口吃掉一頭大象」(You can not eat an elephant one bite),在某種程度上,還頗能傳達WBS的主要精神。

要注意的是,實際參與專案作業的人員,一定要參與WBS的建立。

 

通常是由專案的幾個核心人士先訂定WBS的上層部分,其他小組成員再接續其下的部分,最後再做整合。

前面曾提到,建立WBS是將專案工作細分為更小、更容易管理的單位,但究竟要細分到什麼程度?

 

一般原則是,精細到你可以正確地估算「細項作業」的時間和成本,或是所耗的時間單位小到等於排進度的時間單位。

 

舉例來說,如果你排的是每日進度,那麼就要把作業劃分到一天能夠完成的範圍;如果你要的是每小時的時程,那就要把作業細分到以小時計的範圍。

 

許多企業最常見的做法,是將工作分解到1~2人可以負責的範圍,以達到可管理的目標。

計畫愈周詳,範疇愈不會失控

雖然專案範疇管理是為了定義和控制「專案的範疇」,然而專案管理者在執行專案的過程中,難免會有所改變,加入許多細部的計畫外工作,導致專案範疇不斷擴大,出現無法控制的變更,亦即所謂的專案「範疇潛變」(scope creep;或譯為「範疇蔓延」)。

《專案管理聖經》一書作者詹姆斯‧路易斯(James Lewis),針對專案範疇之所以會潛變(或蔓延),提出了3個主要原因:

1.在原始的計畫中,因為疏忽而未把範疇列入。

2.在專案進行期間,才得知某項技術上的問題,可能必須進行變更;又或者是直到進入執行階段,才發現了在規畫階段還無法得知的工作。

3.在整個專案生命周期期間,環境局勢不斷地變遷,為了保持競爭力,因而必須變更專案內容。

《專案管理知識體指南》指出,當專案範疇發生變更時,也可應用「控制範疇」這項流程,而且必須與其他控制流程做整合。由此可見,即使變更是不可避免的,但還是必須「採用某種形式的變更控制流程」。

如同路易斯在《專案管理聖經》一書中所說,只要在開始規畫專案時,能夠更縝密周詳,就可避免第一種狀況;至於第二種或第三種狀況,儘管看似很難事先避免,但是在確定要變更範疇之前,也務必要確保所有利害關係人,尤其是客戶,都已同意專案範疇變更,也都明確知道變更將會造成何種衝擊。

>>
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經理人月刊9月號





下班後 







我的管理故事》漠視「員工的問題」,才會產生「問題員工」


身為經理人,正視員工的心聲與諫言,甚至主動察覺員工的憤怒與不滿,將有助於營造部屬與主管之間的雙贏與互信。

公司裡難免會有些「問題員工」,例如抱怨不斷的「申訴怪客型」(claimer)部屬、對主管有意見卻隱忍未發的「易燃物型」部屬,或經常提出諫言的「烈士型」部屬。


身為「問題員工」的主管,你可以輕忽他們的問題,也可以正視他們的需求,但兩者所造成的結果卻迥然不同。我可以分享兩個自己親身遇到過的經驗談。

正視員工痛苦,協助化解困難

第一個故事是這樣的:根據B經理的說法,他對A部屬期待很高,所以交付A許多超出其能力範圍的任務。

 

然而,對於主管的殷切期盼,A非但不覺得深受器重,反而抱怨連連,導致A成了同事口中的「申訴怪客」。

後來,由於職務輪調,我成為B經理的直屬主管。

 

再也無法「承擔重任」的A,便跑來向我申訴:「B經理對我很過分,長久以來都要我做許多超出我能力範圍的工作。」

我查閱了資料,證實A所言不假,找來B經理詢問原因。B經理說:「我是相信A的能力,也是為了栽培他,才會交辦給他這些工作。」

既然B經理是抱持著這樣的想法,情況想必不易改善。

 

果然,A在不久之後又來向我哭訴。於是,我將B經理交給A的工作量,全部交給B,只是內容不太相同。

 

一星期後,換成B經理來向我按鈴申告。

「津先生,你是不是有點『太超過』了?讓我做這些『不可能的任務』?」

 

B經理這樣說道。

我回答說:「其實我交給你的工作量,就相當於你之前交給A的工作量啊!

 

你有覺得我對你『期待很高』嗎?

 

這樣一來,你是不是能夠體諒你加諸在A身上的壓力?」

B經理恍然大悟,發現自己對A真的太超過,也因此洗刷A被冠上「申訴怪客」的污名。

其實,愛抱怨的部屬未必都是申訴怪客,關鍵在於主管是否願意面對問題、跨刀相助。如果一經查證發現確有其事,一定要設法協助部屬解決問題,如此不但能解救身陷痛苦深淵的部屬,也能獲得他們更多的信任。

察覺員工憤怒,勇於冰釋誤會

第二個故事,說的是我如何面對「易燃物型」部屬。

我有一位經常跟我唱反調的部屬,我們的視線少有交集,即使偶有交會,他的眼神總是充滿哀怨與憤怒,兩人的關係非常緊繃。對我來說,他就好像「易燃物」,似乎我一不小心,就會點燃他的引信,造成大爆炸,更別說兩人好好溝通。

察覺到他似乎對我滿懷怒氣,我特意找個機會,在公司與他闢室密談,直接問道:「你究竟不喜歡我哪一點?」

一開始,他有所顧忌,不願坦言;後來,我不願放棄,又藉機找他吃飯,營造比較容易開口說真話的氣氛,他才終於告訴我真正的原因。

 

原來,其中大多屬於彼此之間的誤會,只是沒機會好好溝通罷了。他對我的看法,我在澄清誤解之餘,並不予以否定,還表示會接受他的寶貴建議。

我很慶幸當時我沒有選擇逃避,而是選擇面對,努力探詢對方可能對我的不滿,使得兩人關係得以「破冰」,而他的眼神中也不再出現哀怨與憤怒。

誠心面對部屬,可收10倍綜效

身為主管,千萬要記得,面對單獨一個部屬,至少會收到10倍的「綜效」(synergy effect)。

 

意思就是,主管對部屬的比例通常是「以一對多」,如果公司有50名員工,就等於是有100隻眼睛盯著你看,所以你的一舉一動,都被員工放大檢視。


至於「綜效」是好是壞,完全取決於你的應對———誠心以待,就會得到「正綜效」;敷衍了事,則會得到「負綜效」。

 

例如,如果主管能夠誠心回應部屬的意見或需求,部屬一定會在茶餘飯後向同事大肆宣傳:「我找OO經理商量事情,他給我很多的建議,他真是個好人。」

反之,如果你以忙碌為藉口,拒絕傾聽部屬的聲音,部屬自然會因為感受不到你的善意,轉而幫你執行「病毒式行銷」:「那個OO經理真大牌,每次想找他談事情,竟然都把我當成空氣,我真是個熱臉貼冷屁股的大笨蛋!」

其實,部屬主動找主管討論,需要很大的勇氣,站在「雙向討論」的立場也好,或是為自己建立「不擺架子」的口碑也好,誠心誠意地回應部屬的建議、甚至主動察覺部屬的不滿,才能建立獲得「正的綜效」。

★津良智Profile
1965年生於東京。

 

大學畢業後,進入企業任職,兩年後以24歲之齡成為公司成立以來最年輕業務經理。

 

28歲自行創業,目前為新加坡Leaders Academy公司CEO,以獨自開發的「上司學」受矚目,並出版《穿著亞曼尼的惡魔:收服人心的上司學》(先覺出版)、《成功金鑰101:一流主管做了什麼》(台灣東販)等書,成為暢銷作家。

>>
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經理人月刊9月號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