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anager Today經理人電子報:【解讀巴菲特】CEO巴菲特•經營法則

















主題學習 









【解讀巴菲特】CEO巴菲特•經營法則


誠信正直,是最高美德

“我犯了很多錯:未來,我只會犯更多錯。那是遊戲的一部分。只要確定做對的部分,能彌補做錯的部分就好了”

即使被封為「股神」,巴菲特也犯過不少一般投資人都會犯的錯誤,像是賣得太早、買得太貴、進入錯誤的產業等等。但相對於許多規避錯誤、找藉口推託的經營者,巴菲特對「犯錯」顯得相當坦然。

公開認錯,提醒自己記取教訓

巴菲特經常在年報中承認、討論自己的失敗經驗。《巴菲特寫給股東的信》(The Essays of Warren Buffett)中提到,當有明顯的決策錯誤時,巴菲特就會頒發「最佳錯誤獎」給自己。1994年更被他稱為是「金牌獎競爭最激烈的一年」:包括太早賣出首都企業(Capital Cities Broadcasting),以及因為評估錯誤,進入有嚴重管理問題、複雜度超乎想像的美國航空(USAir)等等。

2003年,巴菲特再度在年報中,為了通用再保險(General Re)公司的投資失利,向股東道歉。他嚴肅地自我檢討:「如果我更果斷地早點關掉通用再保險證券子公司,我確定我可以替大家省下1億美元。

2008年金融風暴,波克夏•海瑟威(Berkshire Hathway)的股價淨值下跌9.6%,儘管仍勝於標準普爾500(S&P500)指數(平均下跌37%),巴菲特仍為幾個虧損金額從數億到數十億美元不等的投資錯誤,數落自己的「非受迫性失誤」(Unforced Error,網球術語,意指在未受對手壓迫下所犯的錯誤)。

財報透明,協助股東了解公司

無論是嚴厲自省或幽默自嘲,巴菲特總是公開自己的錯誤。

 

這得歸功於他長年的投資伙伴查理•孟格(Charlie Munger),讓巴菲特能「研究他人錯誤的價值,而不只是看到別人的成功」。

因為,孟格注重的是「認錯」行為的背後心態,他認為「會公開承認錯誤的經理人,較有可能改正錯誤」。因此,巴菲特十分敬重能完整並真實揭露公司財務狀況,尤其是不以「一般公認會計原則」(GAAP,General Accepted Accounting Principles)為藉口,勇於公開其經營績效的企業及經理人。

《巴菲特勝券在握2》(The Warren Buffett Way 2nd Edition)中提到,巴菲特認為,無論根據何種會計原則,財務報表都要幫助股東了解3個關鍵問題:

 

1.公司大約值多少錢?

2.未來償債能力如何?

3.經理人到底表現如何?

 

波克夏的年報就是如此。

 

除了整體營運績效,也會單獨提列旗下各子公司,如蓋可保險(GEICO Insurance)、克萊頓房屋(Clayton Homes)的收益報告,並詳細解釋其每個投資舉動的原因和成果。

《雪球》(The Snowball)作者愛莉絲•施洛德(Alice Schroeder)解讀,巴菲特和孟格都認為「誠實和正直是最高美德,衝動和自欺是犯錯主因」,也造就了波克夏的文化。

有評論家認為,要巴菲特公開認錯並不困難,因為他不必擔心丟工作。

但話說回來,過去53年來,波克夏只有6年的股價淨值低於S&P500指數,「績優的投資大師」其實並不太需要向股東解釋投資細節。

《巴菲特的管理祕訣》(暫譯,Warren Buffett's Management Secrets)則寫道,務實如巴菲特,當然會記住教訓,讓錯誤留在過去,因為未來還有更多錢要賺呢!

>>
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《經理人月刊》3月號





實用祕技 









【領導祕技】中階主管必備4技能,收服部屬的心


當上主管是一件讓人開心的事,卻也是操心的開始,不但要達成上級交付的任務,還要帶領部屬有效率地工作。

 

這種情形,最常發生在中階主管身上。

中階主管必須具備的能力很多,像專業能力、溝通能力等等,但更重要的是必須體認和熟悉自己應該扮演的角色:連結高層和基層彼此不同的想法,化解價值觀差異,並創造溝通機會。

由於公司經營者和第一線人員負責的任務大不相同,所以中階管理者須設法將領導者的願景,轉化成可實行的計畫,再交由部屬付諸行動。

這個「承上啟下」的角色,正是中階主管最大的考驗,因為中階主管的績效優劣,除了自身的專業能力之外,最主要是取決於旗下部屬的工作成效,而管理高層也會以此做為評斷中階主管管理能力的標準。

 

為了贏得部屬的心,帶領他們合力達成公司的目標,主管不妨培養以下4項技巧:

1.營造坦誠文化,讓部屬敢說真話:組織很常發生報喜不報憂的情形,許多像是應收帳款還未收回或客戶跑單之類的壞消息,部屬有時會選擇隱匿不報,這對公司絕對有害無益。

為營造坦誠的企業文化,主管在碰到問題時,應和部屬一起面對,而非一味怪罪,如此才能取得員工的信任,也才能在碰到壞消息時,及早被告知,即時採取適當的解決方式。

2.部屬表現好壞,都要給予評價:對於績效良好的員工,應公開給予讚美,一方面表達謝意,另一方面也要讓員工了解目前的努力方向是正確的。

 

對待表現欠佳的員工,則應在確實了解問題之後,於私下場合責備並提供指導。

主管若是對於員工的表現漠不關心,部屬不但無法了解主管的想法,也可能會在工作上草率應付。

3.「重視」、而非「監視」部屬:所謂「走動式管理」,是為了讓主管可以從現場工作中,掌握及了解第一手資訊。

 

然而,許多主管接觸基層職員的目的,卻是為了監控部屬的工作進度,連瑣碎的雜事也不放過,結果只會適得其反。

主管一旦將任務交派給部屬,就應該信任員工的能力,放手讓他們盡情發揮,才能創造最大的功效。

4.引導部屬自己找答案:部屬遇到問題時,在條件許可下,主管未必要馬上提供協助,反倒可以透過提問,試著讓對方自行找尋解決方案,如此將有助於激發員工潛能,提升員工的信心。

 

在這種時候,主管應以聆聽取代表達,以提問取代建議,創造一個互相的學習成長空間。

(本文取材自《寫給經理的教科書》,先覺出版。)

>>
更多精采內容,請見《經理人月刊》3月號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
    專案開發ㄚ清

   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

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