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已無求 









母親給我的兩大財富


如果性格真的便是命運,那麼,我今天能有這一點點的成就,有個好好的家庭,活得快快樂樂,對將來充滿信心,那都是因為我繼承了母親那無怨無恨的性格和她的創意,前者讓我活得快樂,後者讓我有今天的事業,為了這兩者,我都要感激母親這位了不起的女人。

那天,母親和哥哥到我家吃晚飯。母親拉著我的手,塞了個紅包給我,說是給小女兒出外讀書的紅包。


我說,妹妹明年九月才到外國讀書,不用這麼早給她紅包。


母親說,現在過一天算一天,你代我收起紅包好好保管;

 

萬一到時我不在了,你代我給她。

 

聽到她這樣說,我不禁心裡一酸。

 

一家人吃飯,本來歡歡喜喜的,突然悲從中來。

 

我慌作一團,只顧緊緊握著母親的雙手不放,
「媽,我不要你走。」

 

我像小孩子般喊了起來。

 

我不知道母親為何突然講起這種話,也不知自己何以變得那麼脆弱;

 

我只知道自己很驚慌,兩眼滿是淚水,什麼也看不見;

 

整個世界彷彿在我身邊匆匆溜走,剩下的僅是握在手中母親那一雙瘦削的手。

 

我只想捉實這雙手,永遠捉實。

 

我欠這個女人太多了,我不能讓她走,她走了,我到哪裡去還這筆債?

 

那一瞬間,可能只是幾十秒吧,幾十年來與母親相處的日子在腦海盤旋,情景歷歷在目。


我確實知道,我這一生就像件由一縷縷針線縫織出來的衣服那樣,一段段的情景編織出我的人生藍圖;

 

沒有母親慈祥眼神的鼓勵、嚴厲的期望,我還可以靠什麼把持做人的宗旨?

 

我又憑什麼在逆境中堅持下去?受到誘惑又何來能力自制?

 

遇上錯誤,我又怎知道要自省?

 

我默默地想著,畢生奮鬥就是為了讓母親有為我而驕傲的一天。

 

沒有了母親,沒有了足以打動她的企圖心,以後的日子怎麼過?

 

在母親的溺愛縱容下,我從來沒有真正珍惜過她。

 

直到今天,她說了這句話,我才知道,一切已經太遲了;

 

她已經快一百歲了,剩下來的時間實在不多了。

「傻孩子,有什麼好喊的?

 

我已經九十八歲了,每天醒來,望見外面的陽光,我都開心得像是在作夢,但我知道有一天我再也不會醒來,再也看不到你們,所以現在是做好準備的時候了。」

 

那一刻,像是要安慰我似的,她一向響亮的聲線變得柔和起來。


是的,她九十八歲了,做兒子的亦應該感恩了。

 

況且,除了走路不及以前那樣方便,她什麼病痛也沒有,我對上天又還有什麼好苛求呢?

 

母親說完安慰我的話,拍拍我的手臂,我們一起坐了下來,我的心情也平靜了下來。

 

擦去滿眶的淚水,看見母親凝視著我微笑,我也開心地笑了起來。


看見我們這個樣子,哥哥也笑了起來。

 

他走過來悄悄地在我的耳邊說:「她最近常說這種話,你就多抽空來看看她吧。」

 

我點點頭,哥哥似乎也安心了,回到他剛才在說的話題:東坡肉怎樣做才好吃?

 


母親一直跟哥哥一起住,因為他們感情最好。

 

哥哥也很懂得照顧和關心母親,母親因而對他的依賴很大,有什麼心事都找他說了才安心。

 

她對我沒有這種依靠,我從來都沒有細心照顧和關心她的能耐,因為我根本就沒有哥哥的孝心。

 

也許是因為我很年輕便離家,跟母親相處的時間太少。

 

雖然我跟她一直都有很親密的關係,卻沒有親切的牽掛。

 

我不關心母親的心事,更沒有耐性聆聽她的心事,也不懂得怎樣安慰她。

 

我想應該就是這個原因吧,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大事,她是不會找我說心事的,而我也落得輕鬆,到底我算不上是個孝順的兒子。

 


雖然不孝順,我對母親還是盡責任的。

 

初來香港做童工,工資不多,每個月一發工資,我都會寄一半回廣州給她,但一整個月卻不會寫一封信問候她。

 

她常來信問為什麼不給她寫信,讓她知道我的近況,免得她掛心。


我總是推說不知從何下筆,太複雜、太麻煩、沒時間寫。

 

她總是勸我要常常寫,每封信就不用講得太多,寫信便會很簡單而不再麻煩了。

 

但我還是能拖就拖,從來沒有將她的感受放在心裡。

可能是因為不夠關心母親,而不是因為我跟她相處的時間太少,或許我根本就不是個有同情心的人,有的只是功利心。


如果母親有什麼困難或難題要解決,我絕對義不容辭,馬上想盡法子幫她解決,才會放心。

 

可是如果她有什麼心事要跟我講,我卻往往心不在焉,聽不進耳;也不懂得怎樣去安慰她,總是覺得這些事情太婆婆媽媽、太煩悶。


我往往很輕易便能想出法子為她解決問題,卻永遠想不出話題來安慰她,讓她安心。

 

所以我常常都很抱歉地對她說,我即使可以令她生活無憂,卻不能令她活得安心,者。

 

受迫害時我吃的是皮肉之苦,內心可理直氣壯地平靜,反而減輕了皮肉的痛楚。

 

你知道,只要心靈充實,野蠻的凌辱帶來的皮外損傷只是暫時的騷擾,很快便會過去,沒有什麼大不了,也不可怕。

 

反而他們得為自己的行為內疚,留下永遠慚愧、永遠不安的烙印。

 

他們是永遠的受害者,我只是暫時的受害人,為什麼還要恨他們?」

 


我母親也很聰明、能幹,而且很有創意。

 

「解放」後我們全家的資產幾乎都被國家抄掉,母親想賣掉家鄉還未被抄去的幾幢房子,但新中國政府禁止人民買賣房地產,怎麼辦?

 

最後母親想了個當時許多面對同樣處境的人都想不到的辦法:好,你們不許我賣房子,我就拆了房子賣磚瓦。

 

鄉下的幹部瞪著眼看母親拆掉幾幢好好的房子,賣掉磚瓦,讓我們一家有錢度過最艱難的窮日子。

我想我是繼承了母親那無怨無恨的性格和她的創意,才有今天的好日子過:前者讓我活得快樂,後者讓我有今天的事業,為了這兩者,我都要感激母親這位了不起的女人。


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,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:
http://bwp25007008.pixnet.net/blo
g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,每月都有贈書活動,歡迎大家來加入囉!!








 
 








母親給我的兩大財富


如果性格真的便是命運,那麼,我今天能有這一點點的成就,有個好好的家庭,活得快快樂樂,對將來充滿信心,那都是因為我繼承了母親那無怨無恨的性格和她的創意,前者讓我活得快樂,後者讓我有今天的事業,為了這兩者,我都要感激母親這位了不起的女人。

那天,母親和哥哥到我家吃晚飯。

 

母親拉著我的手,塞了個紅包給我,說是給小女兒出外讀書的紅包。

我說,妹妹明年九月才到外國讀書,不用這麼早給她紅包。


母親說,現在過一天算一天,你代我收起紅包好好保管;


萬一到時我不在了,你代我給她。


聽到她這樣說,我不禁心裡一酸。


一家人吃飯,本來歡歡喜喜的,突然悲從中來。


我慌作一團,只顧緊緊握著母親的雙手不放,「媽,我不要你走。」


我像小孩子般喊了起來。


我不知道母親為何突然講起這種話,也不知自己何以變得那麼脆弱;


只知道自己很驚慌,兩眼滿是淚水,什麼也看不見;


整個世界彷彿在我身邊匆匆溜走,剩下的僅是握在手中母親那一雙瘦削的手。


我只想捉實這雙手,永遠捉實。


我欠這個女人太多了,我不能讓她走,她走了,我到哪裡去還這筆債?


那一瞬間,可能只是幾十秒吧,幾十年來與母親相處的日子在腦海盤旋,情景歷歷在目。


我確實知道,我這一生就像件由一縷縷針線縫織出來的衣服那樣,一段段的情景編織出我的人生藍圖;


沒有母親慈祥眼神的鼓勵、嚴厲的期望,我還可以靠什麼把持做人的宗旨?


我又憑什麼在逆境中堅持下去?


受到誘惑又何來能力自制?


遇上錯誤,我又怎知道要自省?




我默默地想著,畢生奮鬥就是為了讓母親有為我而驕傲的一天。


沒有了母親,沒有了足以打動她的企圖心,以後的日子怎麼過?


在母親的溺愛縱容下,我從來沒有真正珍惜過她。


直到今天,她說了這句話,我才知道,一切已經太遲了;她已經快一百歲了,剩下來的時間實在不多了。

「傻孩子,有什麼好喊的?


我已經九十八歲了,每天醒來,望見外面的陽光,我都開心得像是在作夢,但我知道有一天我再也不會醒來,再也看不到你們,所以現在是做好準備的時候了。」


那一刻,像是要安慰我似的,她一向響亮的聲線變得柔和起來。




是的,她九十八歲了,做兒子的亦應該感恩了。


況且,除了走路不及以前那樣方便,她什麼病痛也沒有,我對上天又還有什麼好苛求呢?


母親說完安慰我的話,拍拍我的手臂,我們一起坐了下來,我的心情也平靜了下來。


擦去滿眶的淚水,看見母親凝視著我微笑,我也開心地笑了起來。


看見我們這個樣子,哥哥也笑了起來。


他走過來悄悄地在我的耳邊說:「她最近常說這種話,你就多抽空來看看她吧。」


我點點頭,哥哥似乎也安心了,回到他剛才在說的話題:東坡肉怎樣做才好吃?


母親一直跟哥哥一起住,因為他們感情最好。


哥哥也很懂得照顧和關心母親,母親因而對他的依賴很大,有什麼心事都找他說了才安心。


她對我沒有這種依靠,我從來都沒有細心照顧和關心她的能耐,因為我根本就沒有哥哥的孝心。


也許是因為我很年輕便離家,跟母親相處的時間太少。


雖然我跟她一直都有很親密的關係,卻沒有親切的牽掛。


我不關心母親的心事,更沒有耐性聆聽她的心事,也不懂得怎樣安慰她。


我想應該就是這個原因吧,如果沒有發生什麼大事,她是不會找我說心事的,而我也落得輕鬆,到底我算不上是個孝順的兒子。


雖然不孝順,我對母親還是盡責任的。


初來香港做童工,工資不多,每個月一發工資,我都會寄一半回廣州給她,但一整個月卻不會寫一封信問候她。她常來信問為什麼不給她寫信,讓她知道我的近況,免得她掛心。


我總是推說不知從何下筆,太複雜、太麻煩、沒時間寫。她總是勸我要常常寫,每封信就不用講得太多,寫信便會很簡單而不再麻煩了。但我還是能拖就拖,從來沒有將她的感受放在心裡。


可能是因為不夠關心母親,而不是因為我跟她相處的時間太少,或許我根本就不是個有同情心的人,有的只是功利心。


如果母親有什麼困難或難題要解決,我絕對義不容辭,馬上想盡法子幫她解決,才會放心。


可是如果她有什麼心事要跟我講,我卻往往心不在焉,聽不進耳;也不懂得怎樣去安慰她,總是覺得這些事情太婆婆媽媽、太煩悶。


我往往很輕易便能想出法子為她解決問題,卻永遠想不出話題來安慰她,讓她安心。


所以我常常都很抱歉地對她說,我即使可以令她生活無憂,卻不能令她活得安心,者。


受迫害時我吃的是皮肉之苦,內心可理直氣壯地平靜,反而減輕了皮肉的痛楚。


你知道,只要心靈充實,野蠻的凌辱帶來的皮外損傷只是暫時的騷擾,很快便會過去,沒有什麼大不了,也不可怕。


反而他們得為自己的行為內疚,留下永遠慚愧、永遠不安的烙印。


他們是永遠的受害者,我只是暫時的受害人,為什麼還要恨他們?」


我母親也很聰明、能幹,而且很有創意。


「解放」後我們全家的資產幾乎都被國家抄掉,母親想賣掉家鄉還未被抄去的幾幢房子,但新中國政府禁止人民買賣房地產,怎麼辦?


最後母親想了個當時許多面對同樣處境的人都想不到的辦法:好,你們不許我賣房子,我就拆了房子賣磚瓦。


鄉下的幹部瞪著眼看母親拆掉幾幢好好的房子,賣掉磚瓦,讓我們一家有錢度過最艱難的窮日子。



我想我是繼承了母親那無怨無恨的性格和她的創意,才有今天的好日子過:前者讓我活得快樂,後者讓我有今天的事業,為了這兩者,我都要感激母親這位了不起的女人。


更多的出版及活動訊息,請上商周出版部落格:

http://bwp25007008.pixnet.net/blo
g商周粉絲團已熱烈開張,每月都有贈書活動,歡迎大家來加入囉!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