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期簡介 









為什麼經濟會搞砸?



你是否納悶……

為什麼政府能恣意揮霍、好像有用不完的錢?


為什麼有些國家富有、有些國家貧窮?
消費和儲蓄,哪一個才是拯救衰敗經濟的良方?


通貨膨脹是怎麼發生的?


徒手抓魚為什麼那麼困難?

經濟是如何興盛、又是如何崩解?

經濟體內的所有元素如何互相契合,要理解這一點,恐怕很不容易,甚至連專家似乎也應付不來。

 

不過,如果能先回歸基本,就會比你想得容易些。《為什麼經濟會搞砸?》

 

巧妙運用插圖、藉由幽默和淺顯易懂的故事敘述,讓經濟學脫離艱澀的學術桎梏、回到它原本應該歸屬的大眾市場。

故事一開始,是由三位主角(艾伯、貝克、查理)首先登場,他們住在一個海島上。

 

唯一的食物來源,則是下海捕魚。

 

他們沒有任何的捕魚工具(資本),只能藉由自己的雙手,親力親為。每人每天最多也僅能補一條魚維持溫飽。

 

他們的生活,則是起床、捕魚、睡覺,每天循環不已。

 

有天,艾伯認為自己的日子,不該只是這麼過,他還有好多興趣、目標要達成。

 

於是,艾伯在某天寧願挨餓、放棄當天的捕魚工作,而專心研發捕魚工具,如此日後他便能節省更多時間去做自己想做的事,而不是一整天浪費在捕魚上。

 

貝克和查理在旁看了,只有譏笑,還奉勸艾伯別作白日夢,趕緊捕魚要緊,若到時肚子餓了,他們可不想把自己辛苦補的魚分給他。

 

直到漁網做出來了,且一天能輕鬆捕獲兩條魚,他們才由訕笑轉為欣羨,並進而想要向艾伯借這個神奇的工具……

本書即是由上述這些引人的故事繼續發展下去,而文中不時穿插小框框、點醒寓意(如,漁網即代表資本,並解釋它在現實生活的作用)。

 

每章末亦有該章的重點解釋與說明

 

讀來非常順暢,且行文中輔以生動的漫畫,讓讀者更容易進入內容。

這段關於捕魚、撒網、儲蓄和借貸的故事,平鋪直述地揭露隱藏在全球經濟對話中的漏洞。

 

希夫兄弟發揮機智和風趣,說明經濟成長的根源,交易、儲蓄和風險的重要性,通貨膨脹的原因,利率和政府刺激方案的影響,消費信貸的破壞性本質,以及許許多多人們常常討論、但卻不求甚解的經濟學原理。


這則故事表面看來簡單,但卻能讓讀者充分理解一個經濟體是如何興盛與崩解。





為什麼經濟會搞砸? 







為什麼經濟會搞砸?繁榮接連而來


今日經濟學領域最大的「勝利」,莫過於把通貨緊縮貶為一文不值(並讓人們普遍接受通貨膨脹)。

 

對於經濟學家和政客來說,通貨緊縮長時間價格全面下跌對經濟的衝擊,就如同得了鼠疫般可怕。

 

通常政府一嗅到緊縮的氣味,當下就會立法把價格拉回來。

可是,價格下跌有什麼不對呢?

 

現在我們已經習慣物價穩定上漲,任何人若聽到美國物價曾穩定下跌了近150年?? 從1700 年代一直到1913年,一定會大吃一驚!

 

然而,美國卻在那段時間內歷經了人類歷史中最快速的經濟成長。原因正是本故事所提到的:效率增加。

 

效率再加上穩定的貨幣供給(就像美國在聯準會成立之前的情況),價格就會下跌。

工業革命帶動生產力大幅增加,讓勞工階級買得起先前只有富人才能擁有的各種商品,像是舒適的家具、量身訂做的服裝、沖水馬桶和汽車等等。

 

在通貨緊縮中,1850 年存入100美元,到了1880 年可以買更多商品和服務。

 

這怎麼不是件好事呢?

 

如今老一輩常喜歡叨念著他們小時候東西有多便宜,但他們自己的祖父母卻喜歡提起年輕的時候物價有多高。

儘管物價降低有那麼多好處,但我們還是害怕通貨緊縮。

 

專家和政府不斷告訴我們,如果價格下跌,人們就會停止消費,企業就會停止支出,勞工就會失業,我們將回到經濟黑暗期。

不過,我們都曾目睹,價格下跌並未衝擊任何產業。

 

二十世紀初期,亨利.福特(Henry Ford)讓汽車價格穩定下降,不但自己賺了大錢,他的員工也領有汽車產業最高的薪水。

 

較近期的例子是電腦業,雖然電腦產品不斷經歷嚴重的大降價,但該產業還是賺進大把大把的鈔票。

 

而且,儘管價格不斷下跌,電腦革命依舊氣勢強勁。

 

由於設計與製造上的效率,數以百萬的人逐年付更少的錢,就可以獲得這神奇的數位體驗。

儘管如此,多數人還是以為,如果緊縮只發生在一個產業就沒有關係。

 

道理何在呢?

現今的經濟學家誤以為支出促進成長,當通貨緊縮出現時,人們會延後消費(等待降價);就算他們消費,降低的價格對經濟的助益也比較小。

 

這是很荒謬的想法。

我們之前提過,支出沒有意義,生產才重要!

消費不需要別人慫恿。

 

人類的需求是無窮無盡的,如果人們不想要某樣東西,多半都有好理由,不是產品不夠好,就是消費者買不起。

 

無論如何,延後購買、或者先存錢不花錢的行為,都有合理的原因,多半對整體經濟有利。

事實上,如果消費者不消費,則刺激需求的最佳方式,就是讓價格降到負擔得起的水準。

 

山姆.華頓(Sam Walton)正是利用這簡單的概念,賺進幾十億美元。

電漿電視在美國剛問世的時候,乏人問津。

 

雖然人人都想買,然而一台1萬美元的價格,可不是凡夫俗子都負擔得起的。

 

不過,隨著價格下降,越來越多人決定冒險購買。價跌量升,廠商利潤也大增。

要證明價格下跌會傷害消費者,大概只有天才經濟學家才辦得到吧!

 

降低食物和能源價格真有那麼糟糕嗎?

 

健保和教育變得更平價,難道會使得政府不得不出面保護我們的安危嗎?

儘管證據確鑿,通貨緊縮還是經濟的頭號敵人。

 

這是因為通貨膨脹是每位政客的好朋友(緊縮就相反)。

 

容後再述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專案開發ㄚ清 的頭像
    專案開發ㄚ清

    ㄚ清房地產物業專業整合服務網

    專案開發ㄚ清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